11月1日上午,省建设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姚昭晖一行赴杭州市钱塘区调研指导强社惠民集成改革工作。
姚昭晖一行先后调研走访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、义蓬街道义隆社区,详细听取了街道社区强社惠民集成改革工作开展情况。
钱塘区通过“强社惠民”集成改革,盘活社区资源、资产,整合社区空间,推进社区集成服务,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。
白杨街道邻里社区,根据工业为主的大型融合社区特点,针对社区内大量产业工人生产生活需求,通过构建强社惠民发展联盟,联动区街社企四方主体,筹建邻里共富基金,全面改善软硬环境等多种措施,打造强社惠民幸福源泉。开办嵌入式幸福里幼儿园,解决新市民子女的入学问题。推进“企业自主培训、部门认可发证”试点,为新入职企业员工开展产业工人定点培训和职称评定。整合高校资源提升服务,实施“蓝领成才”学历提升工程。同时,依托邻里社区筑梦工作室,吸引企业员工家属参与零散加工,增加家庭收入。
义蓬街道义隆社区,盘活原萧山第九中学废弃校舍,打造“老九中”邻里中心。利用原老镇政府,打造集办公、商务、休闲、体验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意园区。利用辖区老小区、沿街店面闲置资源,引入专业运营单位,打造和达Walk街区,并搭建“共富工坊”平台,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,社区联合辖区16家党建联建单位,成立“强社惠民”联盟,通过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结合形式,为群众提供幼儿养育、金融政策解答、家政服务等23项服务。
姚昭晖在调研中强调:一是要以强社惠民为抓手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为城市新市民解决生产生活后顾之忧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;二是要以强社惠民为载体,盘活现有闲置资产,为社区经济创收的同时,重新焕发老城区新活力;三是要加快总结优秀试点工作经验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案例做法,通过一地带动全域,实现从点到面的新跨越。
省风貌办强社惠民组,杭州市建委、钱塘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,相关街道、社区负责人参加调研。(省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)